近千万川人,竟然只剩下十来万丁……
这一路,沿途所见千里不见炊烟,甚至就连几十只大船,数百小船的庞大战队旁边,都能见到成群的豺狼虎豹在恣意行走。
因为四川几乎九成九的土地,已经没有人耕作,使得委派到四川为官的官员,不得不自掏腰包,派人从人烟稠密的邻省买来人口,充任到自己麾下。
人口的多寡,也是官员政绩的很大得分项。
更何况,不管有没有人耕作田地,给清廷的税收,还是要缴纳的。
这些四川的官员,无不从湖广求来人口,想要成为自己的政绩。
更何况,这些人来到四川总是要耕作的,只要耕作,就有了税收。
于是,大量的清廷四川官员,私下里购买人口,填充自己治下。
有人就直接买来了五百户百姓。
谁知道,这些人刚到四川境内,就遭受了成群饥肠辘辘的凶兽。
还不待百姓到了成都,就已经只剩下百十户人家了。
而等到这些百姓到了县城,却是已经只剩下二三十户人家。
一年后,这些人家只剩下不到十户,还能见到炊烟……
其他人,都被猛兽拖走吃了!
李二牛端着火枪,一边检查引线,一边胡思乱想。
他们一样是五百户人家,有了陛下派来护卫的军队,有了他们民兵的存在,这一路上竟然只有一个民兵,因为大意之下,被老虎拖走了。
至于乡亲们,更是一个人都没有少!
最大的伤亡,却是在行到虎跳峡的时候,有一艘船撞到了暗礁,后方船只救援不及,淹死了十来个孩童……
两相对比之下,陛下花费了无数钱财,将他们保驾护航到了四川的举动,却是更得人心啊!
李二牛打定了主意,等到了地方之后,自己就要先让人给陛下修建塑像,四时参拜!
……
陈近南辗转回到了厦门,郑经当即接见了他,当听说陛下让他派兵帮助顺塔国的时候,郑经笑了。
“这是好事啊!”
郑经如此道:“陛下与我越是倚重,我郑家在大明才会更加稳固,若是陛下对我防范颇多,我倒是要掂量一番了。”
陈近南点头:“主上,臣下在南阳看到了颇多新奇事物,这一路上我一直都在整理,却还没有整理完毕,待我回去闭门整理完善之后,在面呈主上阅览。”
“这事不急。”
郑经笑了笑:“耿继茂与我送来书信,说是欲要与我联合进攻浙江一带,你怎么看?”
陈近南刚从南阳回来,他必须要知道陛下对耿家的看法之后,才好商量这件事的。
“陛下的意思,却是要晾着三藩诸部,并且让我转告主上,这三家不管他们如何折腾,我们是不能掺和进去的。”陈近南将自己在南阳的所见所闻说了。
“唔,我明白了。”
郑经点头,如此看来,倒是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了。
“南洋之行倒是简单,只要派遣一员大将,手持陛下令符就可,只是这顺塔国的事情,陛下那边是一个什么说法?”
郑经不知道朱慈炯究竟对于顺他那边的事情,是一个什么心思,若是陛下只是让掺和顺他一地的事情,倒是简单的很。
就怕陛下在这个时候,插手南洋事务太多!
他正在谋划着反攻大陆,夺取福建等地,若是将经理全部都牵扯在南洋,却是与郑家不利啊!
“陛下的意思,那边暂时以维持稳定为主,当然让我们适当敲打一番荷兰人。”
陈近南开口道:“我看陛下的意思,所图甚大,这荷兰怕是要讨不得好处了!”
陛下近臣那边,总是说着当年三宝的事情,怕是这位陛下的眼中,不但有大明天下,更是要与西洋人争夺一番了!
“荷兰怕甚?”
郑经轻笑。
他郑家不过是依靠着福建一地,都能将荷兰人赶出去,使得南洋诸国在这一代行商,都不得不购买郑家的令旗。
只要陛下收复天下,以天下之力,荷兰等蕃人,又有什么可怕的呢!
两人商量了一番,当即便开始准备起来。
虽然陈近南早已说明,郑家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,手持大明旗帜,插在顺塔国城头,就足以保证顺他不受侵扰。
但是,郑经却是准备乘着陛下的注意力放在南洋,好好秀一秀肌肉的!
他父亲当年攻克大员,赶走荷兰人的事情,怕是那些红毛藩子已经忘记了!
既然如此,就让他再将郑家的威名,在南洋一代宣传一下!
顺塔国的事情,他也是有所耳闻的。
只不过,因为前些年郑家步履艰难,倒是没有深入其中。
郑经准备了三天时间,三天后,一只有三十余艘战船组建从船队,朝着南洋开去。
船头上,硕大的明字大旗,正在迎风招展。
郑经为了顺塔国的事情,可是将家族里十分之一的战船都派遣出来了,甚至,在大员岛,更是又动员了一批后备力量。
若是荷兰人一意孤行,那就在做过一场便是!
郑家的船只虽然不如荷兰人装载的火炮数量多,但是,胜在兵多将广,船只规模更加庞大,是以,倒也不杵这些红毛人。
船只在南洋海面上航行,而郑经却是并没有随行,他正在厦门城主府内,商议着攻克福建的事情。
既然陛下那边对耿家不感冒,那么不说将耿家赶走了,最起码却是要将这些人压缩一下的!
陈近南已经将陛下的谋划说给了郑经,现在距离八月,还有两个月时间,这两个月之内,却是要将耿家尽可能的压缩一下,若不然,一旦他全力对付长江沿岸,耿家乘虚而入,那就得不偿失了!
当然,分寸还是要把握的。
若是逼急了耿家,与他鱼死网破,那就麻烦了!
福建周围岛屿众多,海岸曲折,水深浪高,是以很是适合福船航行。
郑家的船队,大都是以福船为主来组建的,这些年来,更是以荷兰船只为模板,很是仿制了一些西洋帆船。
不过,郑家聚集了一些优秀工匠,这些人将西洋船只上最喜欢使用的三角帆,给换成了华夏独有的硬式四角风帆。
喜欢锄清请大家收藏:(m.doudinxs.com)锄清豆丁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